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展示> 黄炎培 > 沉稳古朴 雅逸多姿
沉稳古朴 雅逸多姿

海浦东川沙镇的兰芬堂741号的“内史第”,是一座坐北朝南、占地约300平方米的两层砖木结构院落,原为清咸丰九年举人、内阁中书沈树镛的住宅。沈树镛是一位博学多才、能诗善画的学问鉴赏家,又是一位古籍、书画、金石碑帖的大收藏家,连文学家俞樾都称他的收藏是“富甲东南”。其中最珍贵的是沈于同治二年所得的汉代熹平石经宋搨残片,原为“西泠八家”之一黄易收藏,上有翁方纲、毕沅、孙凋如、王念孙等名家题跋。沈树镛后又得孙承泽藏熹平石经残字,于是便在“内史第”内宅楼上专辟一室,名曰汉石经室,有何绍基、赵之谦等书法家为之作题记。1878年黄炎培便出生在收藏着大量碑帖、典藏古籍以及近代中外名著的“汉石经室”。

 

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曾字楚南,改字韧之,一作讱之,又改任之,别号观我生,笔名抱一、同父、影射名王培芝。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组织中国教育会。解放后任政务院副总理, 政协全国副主席。

黄炎培的童年及青少年读书时期,基本都在内史第的书房汉石经室度过。因为黄家与沈家有着非常密切的亲戚关系:黄炎培祖父黄典谟是沈树镛的姐夫,外祖父孟庆曾是沈的妹夫。汉石经室的大量碑帖、典藏古籍以及近代中外名著,为他青少年时临帖读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书体取法颜真卿、二王、黄庭坚等, 之后与当时书家郭沫若、刘海粟、丰子恺、谢无量、白蕉有深交, 其书风沉稳古朴、雅逸多姿。

从这幅行书中便可见其旧学根底、书法功力都非常的深厚。作品规格:77*35㎝;释文:曲曲涪江远际天东,东山寺榄俯平川,君常胜地因人重,争说东坡洗泉研。款识:景祺先生。黄炎培,民纪卅六年写旧作。印鉴:黄炎培印、任之。整体观之,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 明显受到怀素与黄庭坚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两人节奏完全不同。可谓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

这些主要均得自其渊源家学的熏陶和他少年时的用功苦读。黄炎培的书法,用墨丰沛,纵横自如,虽然其楷书也带有一点清代馆阁体之风,但略经变化,则巧拙相济,写得雍容雅逸而不俗。晚年黄炎培曾写过一本自述体的回忆录《八十年来》,书中详记了他少年时代在内史第的汉石经室读书情景,虽然没提临池摹帖之事,但汉石经室内大量的珍稀法帖、名碑宋搨一定使他如鱼得水、大饱眼福,若非整日沉浸其中、经年累月地潜心研习探求,安能造就他那圆润刚劲、儒雅自然的独特书风?邹韬奋创办《生活》周刊时,生活两字即请黄炎培题写,黄题后还分析道:字有点倔强,敢于作艰苦奋斗;字的我将之放大了,说明大家有饭吃,也象征大家有话都可以说。

免费咨询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