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快讯 > 简析当今中国书法流派

简析当今中国书法流派

新闻稿

上海海派书画艺术馆讯息,中国书法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 明中国书法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三千多年而不变,这是世界上任何以文字为基础的书写艺术中仅有的,是书写艺术,汉字 具有天然的美感,从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开始,发展为金文、战国文字(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无论字体如何变化,都体现了中国民族对客观 世界的抽象概括,对生命的深层次思考。因此,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属于上层建筑,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书法风格,反映了 一个时代人们主流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基础特征。前人总结:汉人尚气、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清人尚朴……就是对 不同时代主流书法艺术风格的概括。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

魏晋时期,北方旷日战乱,民不聊生,宗教佛释大 兴,慰藉心灵,摩崖造像应运而生,碑派书法显盛。南方士人崇尚清淡,寄情山水,讲求内慧外仪,于是诞生优雅从容的《兰亭序》。盛唐时期,国家统一,文化融 合,文人充满青春与自由,书法艺术繁荣。颜、柳、欧、褚、张旭、怀素等人书法极具法度,博大清新,从逸豪放,一片盛唐气象。

就当代书法群体而言,当代每一流派大致有基本相 同的艺术纲领或主张,其风格特征具有相近的美学风格,并具有一定的书法家群体互动性。就此而言,当代书坛大抵有五种流派并存:帖派、碑派、碑帖融合派、现 代书法、后现代派。其实,民国时期同样有几大书法流派,如:吴昌硕与吴派”;康有为与康派”;郑孝胥与郑派”;李瑞清与李派”;于右任与于派等。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法复兴运动的审美特征表现 为:一、书法观念复兴,每个人通过不同的书法观念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二、书法作为国粹,是一门表现国家文化身份的艺术文化;三、书法具有新时期当代国 际交往的属性。可以说,正是在七八十年代,中国与韩国,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西方才有书法团体的互相交流访问和展出,包括青少年书法、女性书法、学者书法、 名人书法的多国互动,迎来了书法发展的新局面。流行书风流行过小草风,小楷风,广西现象、学院派创作模式、现代书法、二王风……书法流派,名目繁多, 如行为派、文字观念派、墨象派、字体变形设计派、流行书风、古典主义、书法主义、学院派、新文人书法、艺术书法、文化书法等,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宽泛意义上 的流派

1,传统经典派。对传统经典加以尊崇,在碑帖之间更重视帖而非碑。注重弘扬和传统技法的精纯度,对经典有价值维护的文化情结。

2,现代派书法。将书法视觉元素空前突出,进而将绘画和书法整合。起来,使书法更象抽象绘画。强调反传统书法,对线条、行气、章法之类不感兴趣,而对空间结构、视觉冲击力、墨色块面情有独钟。

3,后现代书法。从西方后现代理论中学会了颠覆性、平面化、无深度、非主体等概念,从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挪用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的元素,加上非汉字体系和反内容反阐释的拼接游、,最后形成反书法的抽象化的视觉效果和丑化的视觉冲击力。

4,书法行为艺术——书法材料装置或书写过程中 借书法之名以行反书法之实。作为后现代的变种行为书法,与西方行为艺术同步,有不少新实验现象:有人曾经在流水小溪上,将宣纸铺在水面上写字,让 流水把字迹墨色冲淡留下若隐若现的痕迹。另有人分别让女性拉着纸,他拿笔半闭着眼睛,任由这位女性拉着纸在他的笔下转动,最后形成了作品

5,书法主义或非汉字书法。后现代变种之一,受日本墨象派、前卫派影响,将汉字彻底剔除与书法之外,将西方抽象派绘画的构成理念与后现代观念艺术相结合,产生出两个分支:其一文字可识读的少字数派;其二无文字或文字不可识读的抽象派。

免费咨询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