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派书画艺术馆讯息,上海画廊行业走过不到20年时间,遇到困难、挑战的同时,也有机会,画廊一边在中国大陆迅猛发展,一边遇到来自拍卖行等各方的夹击,如何在契约精神依然欠缺,“游戏规则“尚未完善的艺术市场顽强生存下去,是被没有规则的大浪裹挟,还是依靠积聚的力量寻找希望,是画廊的困惑,也是每一位进入艺术产业链两头的人都需要思考的。
陆洁民
台湾画廊协会首任秘书长我从1998年进上海调查的时候,就开始有私人画廊,后来发现大陆区域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一个情况,在1993年的时候,私人画廊艺术博览会、拍卖行,同步出现在市场上,全世界都没有,各个地方都先有画廊,多少年以后有博览会,然后再有拍卖行,拍卖行卖的都是过世的艺术家的作品,而不是当今艺术家的作品,中国打破了世界上所有的方式。
在中国,北方人买画比上海人买画大方一点,山东人买水墨,谁的,多少钱,我给你打一点折,行,你把账号告诉我,我明天就打进来,画还没有拿到,钱已经打进来了。上海人很精明,先挑,挑完了再问。都讲完了决定买了,来画廊好几次,开始讲价了50%,5折,画廊说我跟画家分5折,我再给你5折,我画廊还开吗?这是花钱的习惯问题,当上海艺术爱好者搞清楚以后,买起来是不得了的。
画廊必须知道藏家如何保护,有五大关键,碰得到、看得懂、买得起,藏得住、卖得掉。碰得到,你必须要把好的艺术家艺术品挑过来。看得懂,你必须要有专业的销售团队,为藏家解说,中国画廊的经营,我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一走进去,我发现销售小姐的态度还没有调对,要不,急着想卖画,要不,不知道跟你说什么,你一问问题,回答你我问我老板。那你专业销售的团队还训练如何到位?
买得起,一来收藏家钱的问题,二来你是不是定到合理价位?你定的是不是合理价位,你卖的是拍卖场明星级的作品,还是卖明星艺术家作品,你卖50岁老师的作品,还是卖刚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有的时候我被画廊定价搞得有点头晕,我说这张多少?15万元人民币。他几岁?他毕业两年了。15万元人民币,这边人会买吗?他等着非常有钱的人掉进这个陷阱,他等着肥羊。艺术品价格是很抽象的概念,没有跳楼大拍卖,没有换季大拍卖,价格一往下所有藏家失去信心。草间弥生近期在上海艺术馆开展,1998年画廊协会我做秘书长时,邀她到上海来展出,一个小南瓜卖不到2万元新台币,就是三四千元人民币一个,现在12万元人民币,你说我们买到小南瓜的能不高兴吗?但是当时也可以卖2万美元一个,人家没有。让所有买画的人都吃到甜头,都拿到红包,就形成了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转换,让这个市场做出来。所以合理价格是很有问题的,也就是买得起的问题。画廊老板如何经营下去,你要想如何让藏家赚到钱,而不是宰他。
当然有的人跟我辩这个问题,中国太大了,13亿消费人口,肥羊太多了,一个肥羊宰了以后说,画廊不能碰。我买了一幅画十年没有涨价,因为你没有给他空间涨价。欧美,一个中青辈的,不算是名家作品,最多价钱也不过3000到5000欧元,现在你看看中国国内,十几万、二十多万元的太多了。
卖得掉还行,而他发现这个作品卖不掉,你想他会带朋友到你这家画廊来光顾吗?要保护藏家,知道藏家在想什么。
中国画廊如何经营也有五个点:五子登科画廊经营成功,五子登科一般民众说房子、车子、银子、妻子、儿子。我想这里说的,点子、底子、里子、面子、场子。
台湾画廊老板不会亲自接电话,如果藏家一打去画廊老板自己接,就意味着生意不好都裁员了。藏家一打去画廊小姐接电话—喂,你好。“我找你们老板”,“老板正在开会”,其实老板在喝咖啡,“请问你哪位,我请老板有空打过来给你。”你要给人家画廊生意非常好的感觉,成熟的画廊一种经营,你要给藏家一个自信的感觉。自信的感觉就是说,我挑人卖,就是藏家求我让给你一张画,你不想要我原价买回,没问题的,你要做到那种自信,他才能够相信你,这是面子问题。
郑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