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快讯 > 中国现当代艺术展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

中国现当代艺术展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

新闻稿

上海海派书画艺术馆讯息,《上海与巴黎之间——中国现当代艺术展》正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将持续至2014530日。本次展览作为中华艺术宫开馆一周年的重要展项,得 到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的藏品支持,尤其是得到了杰奎琳文化艺术、昊美术馆和诸多艺术家、收藏家在艺术 品上的鼎立相助,共展出国内外艺术精品近250件,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素描等诸门类,并研究文献和论述万余字,基本涵盖20世纪以来东 西方艺术交流的重要成果。

《上海与巴黎之间——中国现当代艺术展》立足于20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这个大背景,以百年来逐步形成的上海 艺术的内在性精神与气质为核心,以林风眠先生为首倡导的形式主义与表现性绘画为线索,呈现出中国现当代艺术从发生到发展经历的跌宕起伏的时代演变,以及在 全球化文化观照中生成的全新的艺术力量。展览分为大师与益友从海上出发全球化力量三个篇章,呈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批活跃于20世纪至 今,生活于上海或巴黎的优秀艺术家作品,第一次以东西方文化比较学的研究方式来展示上海与巴黎之间的艺术关联,以及由此激起的涟漪,勾连起东西方文明更加 深远的未来。

第一篇:大师与益友

20世纪是一个波澜壮阔、思潮迭起、激荡汇流的大时代。东方与西方,以前所未有的碰撞与交 融之势构建起一个时代的文化命题,并在相互借鉴与研究之中贯穿出一条现代艺术发展的主线。以林风眠为研究点,在法期间受教于杨西斯、柯罗蒙等艺术大师,得 惠于贝纳尔、弗拉孟、达仰-布弗莱为中坚的学院派绘画,并与克罗多等现代派艺术大家结为亦师亦友,奠定了他构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之路。归国后,林风眠以巴 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为蓝本创办了影响至今的两大国立艺专,致力于以形式主义为手法的中西融合的艺术理念,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辈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人的艺术人生,并因赋予这种形式现代艺术的含义得以使中国艺术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第二篇:从海上出发

20世纪上半叶,一批中国艺术界的有志之士从上海出发远赴巴黎西学洋画, 或是进入艺术学院进行正统训练,或是直面作品游学考察,随后陆续归国,以教学、展览、社团、文论等多种途径传授西学与洋画,全面实践着中西融合的艺术追 求,建立起中国现代艺术的第一代图景。正是在这思潮的影响下,留洋学画成为了20世纪中国艺术界革新自强的主要通路。作为一代代留洋艺术家出国求学与归国 实践的母港,上海一直处于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最前沿,不仅记录了现代派的艺术先声,而且彰显了既取之于外又融乎于内,既得其体又不捐其用的姿态。 改革开放之后,较为开放的艺术思潮孕育了新时代中国艺术家们对固有文化的批判或反思,他们再一次通过大量临摹西画、探讨西学的方式,高举中西融合的旗帜而 趋向多元化的创作实践,并映射出一种浸淫于两者之间而得来的自信、变通与从容的气质。此篇呈现于第9号展厅。

第三篇:全球化力量

20 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文化日益成为一种共识。中国艺术逐步被带入国际语境,一批以全球化为创作视野的中国艺术家们开始游走于中国与欧美之间,以一种具 有中国特征的个性方式创造着全球化的文化力量。 这种力量不仅将现代派艺术推向更加观念的当代语境,而且将原本隐约其中的海外本土的对位与张力逐步转向正面与直接的交互过程之中。这样的努力显 得越来越必要,为东西方文化问题增添了多样性的看点,即涵盖着多维度的观看视角与阐释可能,也转换着多层面的观念语言与文化范式,将艺术带入公众日常提供 了更为综合的视觉经验。此篇呈现于第8号展厅和廊厅。

 

免费咨询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