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嵩隐冯超然

嵩隐冯超然

新闻稿

 

在民国年间的海上画坛上,有所谓的“三吴一冯”之称,即吴湖帆、吴待秋、吴华源和冯超然,他们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上画坛上山水画的翘楚。如果单就绘画艺术上的造诣和影响力而言,吴湖帆名列第一,冯超然位居第二。而吴待秋、吴华源两人比吴湖帆和冯超然稍差一个档次。冯超然的书画成就之所以略逊吴湖帆一筹,以我的拙见而言,似仅略逊在书画鉴赏等综合素养方面而已。

  
冯超然(1882-1954),本名迥,字超然,号涤舸,一号嵩山居士等,原籍江苏常州,1919年到上海,居嵩山路,号其画寓为“嵩山草堂”。他抱定过隐士生活的宗旨,闭门不出,在画坛上有“嵩隐冯超然”之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享誉海上,画名极盛。
  
冯超然是一位传统功力很深的画家,擅长人物、山水,兼作花卉、人物,精仕女,师法唐寅、仇英、改琦等。他笔下的仕女秀而不妖,媚而不俗,风格独具,60岁以前的作品笔致柔细秀逸,60岁后凝练稳劲。山水近师清“四王”、明吴门四家,并上溯宋人,其山水能融“南北”二宗于一体,特别是得宋人之工丽秀润之致,所作山水布局工整严谨,合乎法度。冯超然的存世作品较多,且很早就在市场上流通。民国时期画价甚高,作品动辄黄金以两计,画价仅次于当时的吴昌硕、吴湖帆。
  
这幅《羲之爱鹅》为冯超然的代表作,题跋为:“道士将鹅换道经,老妪六角苦求吟。效颦岂是东家女,五字留题翰墨馨”。此作由远及近读之,远山皴法朗秀,点苔精要,而神气已足;老树枝干笔法苍涩,山石枝叶聊勾数笔,坡下杂草组织有致,坡根渲染明净不腻,合于画面的整体格调。疏松的笔法施于溪水和石坡,行云流水的笔法用于勾人物衣纹,精细的笔法用以刻画人物面部神情,在仅指头大小一处狭小空间里,人物面部须眉毕肖,设色仍有层次,额头、鼻梁、下颌所谓“三白”隐约可见,甚至眼睑、唇痕均极生动,且得糅合一体,融于整个大画面中。其纵然放大十倍,恐怕也无可挑剔,其手法之精到,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尤其是羲翁的头部微微右斜,身体斜靠在石坡之上,显得仙风道骨,白鹅虔诚地凝望着羲翁,又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张力,显示出作者的细心和认真。
  
这幅画的另一个值得称道的特点表现在构图方面。在人物身后,是一株千年古松,遮天蔽日,树干苍古,松枝虬曲,松针密密匝匝。这株古松斜插在画面右边,自然而巧妙地将画面分割为上下两大部分。松树的上面,是耸立的山峦和高远的天空。山峦用刮铁皴为之,显得坚凝而劲挺,而天空的空白则使画面显得深邃旷远,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其不但准确地表现出自然地貌的构成关系,而且也折射出人物志在高山流水的境界与心态。
   
整幅画作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作者在构图方面的高超能力。
 
作者:宣家鑫
来源:新民晚报 夜光杯
时间:2011年2月14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参天竹君
免费咨询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